校園建筑環境狀態影響建筑能源需求量以及使用者舒適度,可以通過監測環境質量、然后調節相關設備功能,進行室內空氣質量控制。
根據建筑環境監測體系,包括:室內環境空氣質量和室內舒適度兩類。室內環境監測指標主要可以參照多種其他標準,在多種標準中均有涉及到需要監控的多種指標。考慮到一般僅在建筑完工時進行檢測,不需要實時控制,因此不需要作為監控重點。事實上,對于建筑物而言,最為重要的是保證建筑內持續會變化的舒適度指標控制,重點考慮舒適度需求的幾類指標進行檢測。值得注意的是,室內空氣質量監測指標應隨建筑功能、室內設備不同而有所不同,因此根據建筑類型不同需符合專用監測指標的要求。因此,環境指標包括:室內舒適度與室內空氣質量兩方面,其中舒適度涉及到室內熱濕環境、光環境舒適度指標相對復雜,需要包括能源信息、建筑信息、設備信息、環境信息,特殊區域還將涉及地理信息。
溫濕環境有2項一級子項,包括溫度、相對濕度。室內溫度,我國現行《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》GB/50736、《室內空氣質量標準》GB/T18883等標準有對夏季空調和冬季采暖情況下室內設計溫度的要求。在供熱或供冷工況下,針對不同地區、不同功能既有建筑、不同空調形式,室內溫度設計參數存在一定的差異。相對濕度,與室內溫度所參照的標準一致,主要是針對夏季空調和冬季采暖情況下,建筑室內環境設計的相對濕度的要求。相對濕度與既有建筑所在地域、季節工況相關性大,其對人體室內體感舒適性有間接性影響。光環境有照度1項子項。
我國現行《建筑照明設計標準》GB50034對室內光環境有一定要求。對于公共場站等大空間建筑而言,場地照度要求較高。通常大型場站會大面積采用玻璃幕墻和天窗等進入大量自然光。合理的照度監測可以使人工照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,從而幫助大空間建筑節約大量能源。室內空氣質量綜合考察監測與超標報警最全面監測包括應該包括:一氧化碳濃度、二氧化碳濃度、可吸入顆粒濃度PM2.5、PM10等。而校園建筑作為民用公共建筑,不在建筑內從事生產活動,所以按照《環境空氣質量標準》(GB3095-2012)要求的主控6類指標為基礎,通過折算為簡單的空氣質量指數AQI(AirQuality Index)來說明。
原則上,如果室外為輕度污染及以下,那么一般不采用自然通風模式來保證空氣質量。選擇機械通風是保證師生舒適度的理想方式。
聞道有先后,文章有遺漏,更多精彩文章:
建筑能耗透明化 采暖數據全掌握 能效監測系統簡化采暖地區能耗監測
專欄內容,一鍵觸達 | ||
碳達峰碳中和 | 碳達峰監測系統 | 節能監測系統 |
能源管理系統 | 能耗監測系統 | 智慧照明系統 |
掃碼加微信咨詢產品、免費報價
裕乾(4006569698,51766hotel.com)是一家智慧化系統集成軟硬件研發、銷售、服務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。經過多年發展,公司已成為智慧建筑、智慧工業、智慧環保、智慧電力、智慧水利、智慧農業等領域,具有自主研發能力、自主知識產權與自主品牌一體化的先進解決方案供應商、系統集成綜合服務商。